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違反國家規定,將外匯存放在國外,或者非法將國內外匯轉移到國外,數額較大,判處5%以上30%以下罰款,直接責任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關于涉嫌構成外匯逃逸罪的問題,上海?奉賢刑事律師為您回答。
一、涉嫌逃匯罪判多少年
1.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違反國家有關規定,擅自將外匯存放在國外,或者非法將國內外匯轉移到國外的,構成外匯逃逸罪。由于外匯逃逸罪屬于單位犯罪,我國實行雙重罰款制度,即同時對單位和主要負責人進行處罰。外匯逃逸罪主要有以下量刑范圍:
?。?)逃匯金額較大的,對單位處以罰款。罰款金額約為逃匯金額的5%以上30%以下,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單位逃匯金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對單位處以罰款,約為逃匯金額的5%以上30%以下,對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2.法律依據:刑法第一百九十條。
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違反國家規定,擅自將外匯存放在國外,或者非法將國內外匯轉移到國外,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巨大或者其他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逃匯罪與走私罪的界限是什么
1.侵犯的對象是不同的。本犯罪的對象是國家外匯管理制度,與進出口貿易及其關稅無關;走私犯罪的對象是對外貿易管制,其目的是通過對進出口貨物的監督。管理和控制,防止逃避關稅,防止或限制不應進出口的物資進出口。它與進口貿易及其關稅密切相關。
2.侵犯的對象是不同的。該犯罪的對象僅限于外匯;走私犯罪的對象比該犯罪要廣泛得多,包括所有禁止或限制進出境的貨物或應當繳納關稅的貨物。
3.不同的客觀表現形式。這種犯罪在客觀上表現為逃避外匯。逃避外匯的外部形式是將從國外獲得的外匯轉移回國內而不是回國,或者未經許可將國內外匯轉移到國外;走私罪的客觀行為是逃避海關監管、非法運輸、攜帶、郵寄貨物、貨物進出國(邊境)的行為。
4.不同的犯罪主體。本罪的主體是一個特殊的主體,僅限于國有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國有單位的直接責任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不構成本罪。自然人構成犯罪構成犯罪時,明顯必須以單位構成犯罪為前提,否則不能構成犯罪;走私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所有達到刑事責任年齡的自然人都可以成為犯罪的主體。此外,該單位還可以構成其犯罪。
5.本罪為具體罪名;走私罪是一種罪名,包括走私武器、彈藥、走私假幣罪、走私文物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