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審意味著什么?上海刑事訴訟專業律師
取保候審就是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根據案件情況,責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證人或者繳納保證金,以保證其不逃避和妨礙偵查起訴和審判,并隨傳隨到的一種強制措施。取保候審是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的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刑事強制措施的一種。也就是說,一旦某個人被取保候審了,那就意味著他已經被刑事立案了,被列為犯罪嫌疑人,進入了刑事訴訟流程。取保候審這種強制措施相對比較輕,因為更加嚴厲的有逮捕、監視居住,這兩種就限制人身自由了,而取保候審不限制人身自由,不需要羈押在看守所,但也要保證未經批準不能離開所居住的市、縣,并且要隨傳隨到。
取保候審一般來說是對可能判處的刑罰不重、社會危險性不高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的。司法實踐里,一般是對可能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的才適用,取保候審后,一般來說宣告緩刑的機率較大。有經驗的律師往往根據犯罪嫌疑人被采取的強制措施來判斷涉案的嚴重性。被取保候審一般來說罪行不是很嚴重,比如在交通肇事、故意傷害,一些數額不算巨大的經濟犯罪里比較常見。
但是,有時取保候審并不是因為罪行較輕,而是可能證據不夠充分達不到逮捕條件,但偵查機關仍在偵查搜集證據,待證據充分后可能會再次申請批準逮捕?;蛘呷”:驅徶皇且驗樯眢w原因不適宜羈押,比如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等。
所以,被取保候審后,并不是說沒有被羈押,案件就結束了,被取保候審的人仍然在刑事訴訟流程中,仍然要等待刑事訴訟的結束,一般是判處刑罰,宣告緩刑的較多。除非案件被不起訴或撤案,解除取保候審的強制措施,這樣才真正不再是犯罪嫌疑人。
取保候審是否抵消服刑時間
取保候審不能折抵判決的刑期,取保候審和判決沒有直接的關系,取保候審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的一種刑事強制措施。在我國,指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公安機關責令某些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提出保證人或者交納保證金,保證隨傳隨到的強制措施。不屬于一種刑罰,所以也不能折抵判決后的刑期。
《刑法》第四十七條規定:有期徒刑的刑期,從判決執行之日起計算;判決執行以前先行羈押的,羈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
取保候審的方式有哪些
取保候審的保證方式有兩種:
一種是提出保證人擔保。也就是說,被取保候審人要提出一個符合條件的人作為自己的保證人,該保證人要承擔法律規定的義務,擔保被保證人能夠做到隨傳隨到,候審不誤。如果被取保候審人違反規定,保證人不及時報告的,要對保證人處以罰款。
一種是提供保證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取保候審的,交納一定數額的現金作擔保。如果違反有關規定,保證金就會被沒收,并區別情形,責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結悔過,重新交納保證金、提出保證人或監視居住、予以逮捕。
上海刑事訴訟專業律師由上述描述可以了解到,取保候審并沒有限制當事人的人身自由,所以不能算作是服刑,因此也就不能抵消服刑的時間,只有在羈押期間才能折抵刑期。
自由與身份交織:上海取保候審律 | 法庭護衛者:上海取保候審律師論 |
法庭輔助者:上海取保候審律師揭 | 法庭邊緣:上海取保候審律師闡述 |
保障隱私權:上海取保候審律師回 | 法庭博弈:上海取保候審律師詮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