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騙之前,大家都覺得詐騙離自己很遠,但是騙子的手段翻新緊跟熱點,花樣百變,就在身邊。為了讓群眾充分了解防范詐騙,梳理詐騙案例,分析詐騙手法,給出預警提醒,希望大家以案為鑒,增強防范意識!
刷單詐騙的套路是:
其實刷單詐騙就是騙子利用刷單的幌子搭配一系列連環套路,從而騙取兼職人員的錢財。對于這個套路有多深,也許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體會到什么叫被騙到懷疑人生。
第一,騙取信任。詐騙犯罪嫌疑人通過多次購買少量商品獲得刷單本金和高額刷單返利,逐步獲得刷客的充分信任,以投入越多返利越大為誘餌,騙取刷客向APP平臺投入高額刷單本金。
第二,實施詐騙。在刷客向APP平臺投入高額刷單本金后,詐騙犯罪嫌疑人會以各種理由拒絕刷客提現,并誘使刷客再向APP平臺充值相同余額的資金,以避免賬戶被凍結進行詐騙。
第三,高薪誘惑。起初,詐騙犯罪嫌疑人會對刷客許高額刷單返利,讓刷客在其APP平臺上購買少量商品,等刷客購買成功后,詐騙犯罪嫌疑人會立即將刷單本金和高額刷單返利記入刷客APP平臺賬戶,刷客可隨時在APP平臺賬戶中提現高額刷單返利。
典型案例:
案例一:1月5日,樊城區何小姐在陳家湖家中通過微信群點擊網名為晚風的微信用戶發送的劇單廣告鏈接,然后添加網名為溫溫的微信號接收刷單任務。何小姐按照對方的流程下載了一個叫信源豆豆的APP,用微信掃碼和手機銀行轉賬轉賬158元、300元、380元、120元,分別返還傭金79元、344元44元、645元。之后對方以任務為4連單,最后以需要購買5件商品為由,讓何小姐轉賬1038元、890元、4399元、9300元,共轉賬16602元,然后對方失去聯系,共損失15578.25元。
案例二:2月14日,南漳縣李廟鎮居民何先生通過微信群看到有人發布關注微信官方賬號賺取傭金的信息,然后根據提示下載創意聊天APP領取任務,期間賺取64元。然后業務員發布了高質量的任務清單。根據老師的指導和要求,何先生下了五次訂單,但仍然無法提現。然后,他讓何先生繼續充值。何先生發現不對勁,要求退款。隨后,何先生的聊APP賬號被注銷,共被騙59019元。
案例三:35歲的陳先生是臨沂一家大型企業的業務經理。8月26日,陳先生到日照出差,晚上8點鐘,公司召開網絡會議調度工作。在入住的酒店內,陳先生通過手機上的YY軟件順利完成了工作匯報。“開完會之后,我看到手機屏幕下邊,有個留言,是公司領導讓我們加一個QQ群,說是公司有活動讓我參加。”陳先生沒有多想便入了群。QQ群里有11個人,名叫“培訓事業福利群”,大家都各自備注了職務,都是集團各分公司的領導、同事。公司領導讓大家往一些抖音、陌陌、快手等平臺進行充值,并承諾充值金額很快就會返回來,還會給很高的傭金。公司領導分配的任務,不能是騙人的吧?
這時群里已經有同事把充值成功10萬元的截圖發到群里了,“快弄吧,別讓領導覺得咱不支持工作。”陳先生點開群里發布的鏈接,彈出的頁面很簡潔,只需要輸入付款密碼就可以了。晚上9:09,陳先生成功支付4.99萬元,他第一時間把轉賬截圖發到了群里。陳先生回憶說:“看我轉賬了,馬上就有人跟我開啟了語音通話,告訴我任務指標還沒有完成,還需要再次支付。我那時根本沒有多想,就照做了。”9:21,支付第二筆2萬元;9:22,支付第三筆2.99萬元……9:55,支付第十筆4.5萬元。不到2小時,陳先生陸續充值了十筆錢,共計27.89萬元。對方還給我發了一個銀行轉賬截圖,上邊顯示給我轉賬了27.93萬元,稱“第二天就到賬了”。8月27日早,陳先生銀行卡里并沒有收到錢。他有點害怕,電話聯系公司領導和同事核實,公司領導和同事們都一頭霧水,說沒聽說過有這么個活動。陳先生意識到自己遇到騙子了,連忙向公安機關報了警。目前,案件正在偵辦中。冒充領導詐騙利用了人性“不敢輕易質疑領導權威”的特點,詐騙分子在受害人手機內植入木馬,獲取并仔細研究受害人所在公司的組織架構和領導同事信息,臨時組件QQ群,群內除了受害人,其他的都是“專業演員”。
上海市警方提醒
刷單是幌子,騙錢才是真正的目的。作案手法。刷單是電子商務的衍生詞。也就是說,店家付錢請人假裝顧客,通過假購物來提高網店的排名和銷量,獲得銷量和好評來吸引顧客。一般買家提供購買費用,賣家及時返還本金和返利。依法,刷單行為本身就是欺詐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