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案法律關系簡單,判決規則明確,但部分當事人采取不誠實訴訟行為,試圖混淆事實,希望通過法院判決謀取不當利益,增加了審理私人貸款案件的難度,成為人民法院打擊不誠實訴訟行為的關鍵領域。
杭州市兩級法院總結了近三年打擊不誠實訴訟行為的工作經驗,梳理了民間借貸糾紛中不誠實訴訟行為的十大典型案件。將分別對十大典型案件進行解讀和分析?,F發布第三條債權人利用同一筆貸款制作多份債權憑證,進行虛假訴訟。
案件情況
劉是建德市的專業貸款人。2015年,葉向劉借款6萬元,雙方口頭同意高息。劉去葉家催債,要求葉父親提供擔保。雙方吵了一架。劉要求葉出具另一張6萬元的借據后離開,但他沒有銷毀或歸還以前的借據。幾天后,劉在路上遇到了葉,并扣留了葉駕駛的汽車,要求將汽車作為貸款抵押,但他放棄了,因為這輛車不是葉所有的。劉隨后要求葉出具7.2萬元的借據(包括6萬元本金和1.2萬元利息)。之后,劉以三張借據總本金20.2萬元為由,向人民法院起訴。葉以只借6萬元,后續兩張借據確認結算為由辯護。
法院裁決
建德法院通知雙方本人出庭參加訴訟,并要求雙方出具真實陳述保證書。結合當事人的陳述和法院調查,人民法院認定劉在訴訟中虛假陳述,屬于妨礙民事訴訟的不誠實訴訟行為,判歸還劉貸款6萬元,按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算利息,劉司法拘留10天。
上海民間借貸律師解讀
在民間借貸糾紛中,債權人與債務人就同一借貸關系簽訂多份不同借據的情況并不少見。一些債權人利用自己的優勢要求債務人簽署多份借據,一些借款人在結算過程中形成多份借據或在債務延期時簽署新的借據,以增加擔保。
在這些情況下,債務人在出具新借據時往往缺乏自我保護意識,沒有回收或確認舊借據的銷毀,也沒有在新借據上說明雙方的真實意圖。一些債權人將利用這一點向人民法院提起虛假訴訟,以謀取不正當利益。為防止這種不誠實的訴訟行為,債務人應當提高風險意識。同一債務確有必要出具新借據的,應當回收或者要求當面銷毀舊借據原件,或者在新借據上說明有關情況。上海民間借貸律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