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介紹
2019年9月至12月,某村莊的一名男子許某通過一個短視頻軟件,認識被告人周某,隨后兩人互相添加微信。QQ聊天中,周某自稱叫“李沫”,單身,以與許某處對象交往為借口,多次騙取他人錢財,共計1.8萬多元;另收取許某現金,共計1.8萬元;被告周某到案后,主動坦白認罪,賠償被害人許某損失,獲得了許某諒解。
法院判決
法庭經審理認定:被告人周某虛構其單身身份,并以討要對象為由騙取被害人財物,其行為已構成詐騙罪??胤娇馗姹桓嬷苣秤忻黠@的欺詐行為,事實清楚,證據確鑿,罪名成立,量刑建議適當,法院支持。被告認罪悔罪,屬坦白,并認罪認罰,依法對其從輕處罰。
犯罪發生后,被告人周某賠償被害人損失,取得被害人諒解,并酌情從輕處罰。被委任司法機關調查、評估后,被告人周某無再犯罪的危險,宣告緩刑對所住社區無重大不良影響,符合社區矯正條件,故對其予以采納。法庭遂依法判處周某有期徒刑8個月,緩刑1年,并處罰金2萬元。
縣人民法院審委會專職委員,刑事庭庭長,四級高級法官。
在我國刑法中,“騙婚”行為符合詐騙罪的構成要件。欺詐犯罪是指利用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一般認為,其基本構造是:行為人實施欺詐行為→受害人產生錯誤意識→受害人因錯誤認識處置財產→行為人獲得財產→受害人遭受財產損失。
本案件中,被告人周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虛構自己的單身身份,并以討要對象為由騙取被害人財物,數額較大,其行為已構成詐騙罪。
經審理發現,這類“騙婚”行為具有以下顯著特點:一、將目標鎖定在農村經濟狀況不佳、身體殘障青年中,借著急功近利之心理,以引薦對象之名行騙;第二,不法分子在騙取受害人信任后,多以租金、購買珠寶,并向女方父母索取撫養費;三是幫派作案,他們往往以媒人、未婚女的家庭、親戚等一條龍來配合,通過說媒,相親,結婚,逃亡等程序
上海詐騙專業律師分析
那么,如何防止這類“欺騙婚姻”行為?
第一,男女婚姻應該建立在深厚的感情基礎上,也許人生的確有“一見鐘情”,但若憑一面之緣,女方就會提出高額聘金,這就是要防止詐騙。
第二,文中所涉及的“婚”雙方并非本寨之人,而是跨縣甚至跨省,對對方本人及家庭情況都不熟悉,因而不能輕信媒妁之言。最終,如果男女雙方真的“你有情我有心”,對于女方提供的身份證和戶口本,在交付高額禮金之前,可到當地派出所,請求民警協助核實身份,免得上當受騙,一旦發現,及時報案。上海詐騙專業律師
打破國界的陷阱:上海詐騙罪律師 | 數字惡魔的勒索之手:上海詐騙罪 |
詐騙團伙內部勾結:上海詐騙罪辯 | 冷錢包保衛戰:上海詐騙罪辯護律 |
上海合同詐騙罪律師:什么樣的合 | 上海詐騙罪辯護律師:刑事案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