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個“朋友”買了你的銀行卡,答應付錢嗎?快點醒來,天空不會掉“餡餅”,掉下來只能是一個“陷阱”。近年來,由于缺乏社會經驗和法律意識,許多大學生利用向犯罪分子提供個人手機卡和銀行卡,成為電信網絡欺詐犯罪活動的“工具人”。在我院處理的一起信息網絡犯罪活動中,犯罪嫌疑人梁某某利用自己的卡幫助“朋友”,貪圖微利,給自己帶來了很大的麻煩。上海著名刑事律師為您用下面兩個案例說法
案件回顧
案例一:2020年3月左右,犯罪嫌疑人梁某某(19歲,在校學生)在朋友狄某某的勸告下,辦理工商銀行卡和U盾、農業銀行卡、U盾、兩張電話卡,明知故犯,明知可以用銀行卡進行非法犯罪活動,仍以租借他人,從中獲利700元,使該卡最終掌握在詐騙團伙手中,多名受害人被騙通過該信用卡流入境外,共計126萬余元。
經調查局調查并移交北京鐵路運輸檢察院審查起訴后,法院綜合考慮了梁的犯罪情節,認罪處罰,退還贓款,并將贓款和贓物移交北京鐵路運輸檢察院審查起訴。雖然梁在本案中被免除刑事處罰,但鐵檢軍希望提醒大家,學生身份不是非法犯罪的保護傘,不能冒險。
此外,學生在業余時間余時間工作中的一些隱藏陷阱。讓我們看看另一個案例:
案例二:2018年以來,涂某通知他人利用信息網絡從事犯罪活動。為了獲取非法利益,他長期購買銀行卡供他人使用。2019年,涂某通通過兼職認識涂某通和萬某玲后,先后購買了萬某玲的三套銀行卡,并要求萬某玲幫他購買銀行卡。2019年3月至2020年1月,萬某玲知道自己的銀行卡用于信息網絡犯罪,但仍在盈利。由于親戚開淘寶店需要用卡,她從四個同學那里買了8張新注冊的銀行卡給涂某通,把銀行卡賣給了別人,用來實施網絡詐騙等違法犯罪活動。調查結果顯示,共有21名電信詐騙受害者將207萬元人民幣轉入萬某玲出售的上述銀行卡。
11月3日,四川省江油市人民檢察院以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對涂某通和萬某玲提起公訴??紤]到萬某玲犯罪時是大學生,因尋找兼職而誤入歧途,出售銀行卡,主動認罪處罰,江油市人民檢察院對其提出了從輕處罰的量刑建議。在審查起訴階段,涂某通不認罪,也不說明銀行卡的銷售去向和利潤。1月31日,江油市人民法院以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對涂某通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四個月,并處罰金1萬元;判處萬某玲有期徒刑十個月,并處罰金5000元。
由于法治意識淡薄,一些大學生面對利益誘惑,一步步陷入違法犯罪的泥潭,從辦卡、賣卡到組織收卡,成為潛伏在校園里的卡商。全面分析從工具到卡商的學生的犯罪事實、情節和認罪態度,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律師說法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條第一款的規定,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犯罪是指知道他人使用信息網絡犯罪,提供互聯網、服務器托管、網絡存儲、通信等技術支持,或提供廣告、支付結算等協助,情節嚴重的,可以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罰款。
1.如何認定知道他人使用信息網絡犯罪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處理信息網絡非法使用、協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一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故意使用信息網絡犯罪外,為他人實施犯罪提供技術支持或幫助,知道他人使用信息網絡犯罪的除外:
(一)監管部門通知后仍在實施有關行為的;
(二)接到舉報后,未履行法定管理職責;
(三)交易價格或方式有明顯異常;
(四)為違法犯罪提供專用程序、工具或者其他技術支持;
(五)經常采取隱匿上網、加密通信、銷毀數據等措施或使用假身份,逃避監管或調查;
(六)為他人逃避管制或逃避調查提供技術支持;
(七)其他情況足以確定行為人的情況。
2.如何判斷情節嚴重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處理信息網絡非法使用、協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二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網絡犯罪,幫助其犯罪,構成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條第二款第一款規定的嚴重情節:
(一)協助三名以上人員;
(二)已結清的款項超過二十萬元;
(三)以投放廣告等方式提供5萬元以上資金;
(四)違法所得一萬元以上者;
(五)兩年內因非法使用信息網絡、協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危害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而受到行政處罰,協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
(六)被助人犯罪造成嚴重后果的;
(七)其他嚴重情節。
實施前款規定的行為,由于客觀條件的限制,無法核實被助人是否達到犯罪金額達到前款第二項至第四項規定標準五倍以上或者造成特別嚴重后果的,應當追究犯罪人的刑事責任,幫助信息網絡犯罪。
檢察官提示
1.言行謹慎,樂交忠友,不交損友,學會明辨是非,提高安全防范意識。
2.妥善保管身份證、銀行卡、手機等。,不要買賣個人銀行卡、網銀U盾等。,不要貪圖小利。
3.一旦發現買賣銀行卡犯罪,應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配合調查取證,共同抵制違法犯罪。?
玩忽職守罪適用法律時效應如何理 | 形跡可疑被盤查時如實供述了是否 |
明知他人報警而在現場等候是否構 | 盜伐林木罪如何舉證辯護?上海著 |
上海著名刑事律師為您講解盜伐林 | 刑事案件中如何認定口供認定與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