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情況
近日,山東省濟南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人民法院審理了一起職務侵占案,判處被告李有期徒刑12年,沒收個人財產80萬元。其獎勵主播涉及的贓款2300多萬元被依法追回。據悉,2018年12月至2020年4月,被告李某擔任珠海某公司濟南出納期間,利用職務形成的便利條件,利用公司財務管理漏洞,通過申請監管資金、虛假申請資金下撥、轉賬等方式,將公司賬戶資金共計4826.4303萬元轉入個人賬戶,獎勵主播、游戲充值、娛樂消費、償還個人貸款等。
上海職務犯罪律師點評
近年來,發生了許多類似的案件。行為人利用職務貪污挪用公司巨額資金,事后用巨額資金獎勵網絡名人,或為第三人提供高消費。那么,作為收到或消費贓款的第三人,他是否應該承擔相應的責任呢?這取決于具體情況。例如,在本案中,由于行為人以獎勵的形式向主播獎勵了2300多萬元,根據中國刑法沒收和追回的規定,符合追回的條件,應予以追回。因為即使主播是出于善意,他也不知道行人用來獎勵的巨額資金來自職務侵權,但因為它是免費的,只要贓物仍然存在,他就應該返還。
在這種情況下,網絡主播將返還收到的2300多萬巨額資金,這表明相應的資金仍然保存完好,沒有被浪費和浪費。然而,在某些情況下,獎勵主播使用相應的巨額資金浪費,這將給追回帶來困難。在這種情況下,相應的錨是否應該承擔賠償責任。事實上,這涉及到民法中不當得利的有關規定。如果不當得利人出于善意在案件發生時失去了不當得利,不當得利人只需返還剩余部分的財產。
例如,在這種情況下,如果2300多萬巨額資金被主播浪費,主播不知道巨額資金是行為人職務侵占的贓款,則很難承擔賠償責任。相應的賠償責任只能由職務侵占人承擔。因此,并非所有獎勵給網絡主播的贓款都能安全追回。事實上,法律事后的救濟只能最大限度地減少受害者的損失。相應的賠償責任只能由職務侵占人承擔。因此,并非所有獎勵給網絡主播的贓款都能安全追回。近年來發生了許多類似的案件。因此,企業最好采取預防措施,完善本單位的財務管理制度,防止犯罪分子鉆制度漏洞,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上海職務犯罪律師
筆下的權謀:上海職務侵占罪律師 | 企業內部的采購迷局:上海職務侵 |
挪用資金與職務侵占案中吸收犯的 | 職務侵占的法律責任有哪些?上海 |
企業高管因職務侵占被判刑!上海 | 對一些職務侵占犯罪應該進行怎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