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覽世界各國,大多數國家以14歲為刑事責任起點,我國也不例外。但設置了緩沖性規定。
對于未成年人犯罪,國家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上海重大刑事案件律師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根據法律規定,14-16周歲的未成年人,只對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負刑事責任。對于實施詐騙、搶奪、盜竊等行為的未成年人,不予追究刑事責任。
其二,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其三,對于偶爾盜竊、搶奪、詐騙,數額剛達到較大的標準,案發后能如實交代并積極退贓的,可以認定為情節顯著輕微,不作為犯罪處理。對于罪行較輕的,可以依法適當多適用緩刑或者判處管制、單處罰金等非監禁刑;
其四,對于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犯罪人,一般不判處無期徒刑。
其五,未成年人犯罪不構成累犯,根據《關于常見犯罪的量刑指導意見》的規定,未成年犯罪的,綜合案件情況,對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犯罪,減少基準刑的30%-60%;已滿十六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犯罪,減少基準刑的10%-50%。
最后,在案件進入審判之前,在撤案、不起訴方面均有政策傾斜。因此,就刑事辯護而言,一旦當事人被法院認定為未成年人,意味著案件將獲得無罪或罪輕的處理。
01 年齡雖屬絕對的客觀事實,亦存在辯護空間
刑法第十七條規定的“周歲”,按照公歷的年、月、日計算,從周歲生日的第二天起算。周歲作為客觀存在的事實,本無辯護空間。但對于臨近刑事責任年齡的當事人,如剛過14周歲、16周歲生日的當事人,需要引起我們的重視,不能僅依據戶籍登記信息載明的日期,就當然認為當事人已達到刑事責任年齡需負刑事責任。
實踐中,戶籍登記的日期往往與實際出生日期有所出入。產生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很多,如為方便入學虛報年齡、受計劃生育政策的影響虛報年齡、用農歷生日填報出生日期等。因此,辦理未成年以及剛滿18周歲的成年人犯罪案件,需向當事人重點核實出生日期的問題。
02 出生日期的認定規則
出生日期的認定規則,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存疑利益歸于被告原則。對于沒有充分證據證明被告人實施被指控的犯罪時已經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且確實無法查明的,應當推定其沒有達到相應法定刑事責任年齡。
2. 原始材料優先原則。原始材料包括學籍檔案卡、戶籍登記底冊、出生證明等,因形成于案發前,相對于證人證言、案發后村委會、居委會出具的證明,更加客觀、真實。
3.公文性書證優先原則。公文性書證,因其制作主體多為國家行政機關,具有較強權威性和真實性。具體包括戶口本、學籍檔案卡、出生證明、幼時就醫單據等,都具有極強的證明力。除此之外,還有骨齡鑒定等可作參考。值得一提的是,骨齡鑒定只能具體到一個特定的區間內,無法精準到哪一天。對于臨近刑事責任年齡的案件,僅能作參考使用。
03 取證方向和內容
實踐中,對于戶籍登記顯示當事人已達刑事責任年齡的案件,辯方需主動承擔舉證責任。辯方需提供證據證明戶籍登記信息有誤或者至少存疑,從而說服法院認定被告人實施被指控的犯罪時未達到相應的法定刑事責任年齡,進而爭取無罪或罪輕的結果。
因此,調取證據在此類案件辯護中尤為重要,一般至少需要辯護人自行或申請法院調取以下幾類證據:
?。?)言詞證據。主要包括當事人的父母、同學、同村村民(特別是同齡人)、負責接生的醫生等證人證言,著重收集與當事人沒有利害關系的證人證言。
?。?)戶籍證明、衛生防疫檔案(包括疫苗注射記錄)、學籍檔案(包含入學登記卡)、醫療記錄等材料
?。?)微信、QQ等通訊工具中發布的生日動態、生日當天拍攝的視頻、照片以及載明日期的禮物等
?。?)各種網絡平臺的注冊信息,如淘寶、京東、人人網等需輸入生日的app軟件,亦可輔助證明出生日期。
?。?)載有出生日期的族譜、村、居委會出具的蓋有公章的材料等??傊?,對于能夠直接或輔助證明當事人真實年齡的材料,都盡量調取用以說服法官作出有利于當事人的判決。
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審稿13日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擬在特定情形下,經特別程序,對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作個別下調。草案規定,已滿12周歲不滿14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情節惡劣的,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準,應當負刑事責任。
同時,草案統籌考慮刑法修改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改相關問題,將收容教養修改為專門矯治教育。草案規定,因不滿16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依法進行專門矯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