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務犯罪 國有企業一直是職務犯罪的高發地區。相關研究表明,在國有企業、民營企業、事業單位和黨政機關四類人群中,國有企業職務犯罪指數最高。隨著近年來國有企業的進一步擴大和壯大、資產的擴張、業務領域的擴大以及國有企業混業改革的推進,國有企業人員的職務犯罪風險日益增加?!?017年中國企業家犯罪研究報告》顯示,國有企業職務犯罪數量較大,且呈逐年上升趨勢。
2018年監管法的頒布和監管委員會的成立,實現了監管對象的全覆蓋,國有企業各級管理者也屬于監管法調整的對象范疇。“國有企業”的內涵也從原《刑法》界定的國家工作人員被任命到非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從事公務的理論,擴展到“國有控股、參股的公司、企業”。
根據有關規定和實際需要,作為監管對象的國有企業經營者主要是國有獨資企業、國有控股企業(包括國有獨資金融企業和國有控股金融企業)及其分支機構的領導班子成員,包括董事長、副董事長、董事、總經理、副總經理、黨委書記、副書記、紀委書記、工會主席等。有董事會的企業;總經理(總裁)、副總經理(副總裁)、黨委書記、副書記、紀委書記、工會主席等。此外,國有企業負責國有資產經營管理的中層和基層管理人員包括部門經理、副部門經理、主任、副主任、車間領導;在國有資產管理、監督等重要崗位工作的人員,包括會計、出納;國有企業附屬機構的領導,以及國有資本參股企業和金融機構中負責國有資產經營管理的人員,也應理解為國有企業管理者的范疇。涉嫌職務違法和職務犯罪的,監察機關可以依法進行調查。
事實上,只要你在國企履行一定的公務,即使你只是國企合同制員工,而不是正式員工,也在《監督法》的監管范圍之內。不再有你披著國企的外衣,行使國企的權力,還認為自己不是一個可以為所欲為的國企員工的情況??傊?,只要你在國企工作,總有一天你可能會和紀委監察部說句話。
國企的人對自己的犯罪了解多少?
刑事指控469項,其中100多項可適用于國有企業人員。很多企業人員只知道賄賂、貪污、挪用等常見罪名,最多了解私分國有資產。隱藏在刑法中的罪名大多是不為人知的,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落入“法律網”也屢見不鮮。國企人員可以犯的罪大致有幾種:
-受賄罪:收受賄賂、單位受賄、單位行賄、介紹賄賂等。
——持有型犯罪:貪污、私分國有資產、巨額財產來源不明、隱瞞境外存款等。
-挪用犯罪:挪用公款、挪用特定資金和物資等。
以上三類很多人都知道,最容易被忽視的一類是第四類,瀆職。
比如為親友非法牟利罪;非法經營類似業務罪;國有公司、企業人員濫用職權罪、低價出售國有資產謀取私利罪;簽訂和履行合同玩忽職守罪和被騙罪、國有公司和企業人員玩忽職守罪;等等等等。
職務犯罪 可見,國企人員犯罪的風險不低,這是可以理解的。作為國家和集體資產的管理者,他們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和義務。在履行職責時,他們必須知道風險在哪里。風險嚴重的,觸犯刑法,被困??;否則違反黨紀,影響政治前途?;诖?,筆者將對國有企業人員職務犯罪的風險進行梳理,并推出一系列文章,尤其是那些容易被忽視的罪名,讓相關國有企業人員對身邊的法律風險有更全面的認識,防范職務犯罪。畢竟紀委監察的審查調查還是很厲害的。
法律知識—上海職務犯罪律師講解 | 上海職務犯罪律師分析內蒙古自治 |
上海職務犯罪律師分析原大理州委 | 上海職務犯罪律師談四川投資集團 |
上海職務犯罪律師說北京公安局一 | 上海職務犯罪律師談北京紀委創業 |